来源: 作者:韦星鸿 发布:2021-09-15 点击量:
记者:您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果丰硕。请您结合湖北省情和工作实际,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会。
尔肯江·吐拉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民族理论方面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鲜明主线和战略性任务。
湖北省56个民族成份齐全,全省少数民族常住人口277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8%,是民族工作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贯穿于民族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健全完善了一系列工作机制,着力推动民族工作创新发展,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特别是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群众生产生活持续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发展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同步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深入持久开展,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进一步完善,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增强,巩固和发展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
记者: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赴湖北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凝聚起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团结伟力,为包括湖北人民在内的全国各族同胞携手同心战胜疫情注入强大精神动力。请问,湖北是如何牢记总书记嘱托,不辱使命,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推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的?
尔肯江·吐拉洪:2020年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时刻心系荆楚大地各族人民,统筹战疫全局,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为我们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全省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汇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伟力,谱写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动人赞歌,生动诠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中华民族一家亲,携手抗疫心连心。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把抗疫斗争伟大实践作为鲜活素材、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把抗击疫情中焕发出来的精气神,转化为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抓防控与保民生并重,及时开展走访服务企业专项活动,主动到外来务工经商少数民族群众中去,送政策、听诉求、解难题、增信心,帮助他们克服疫情影响,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坚持重服务与建机制并重,按照“服务为先、交融为要、流入地为主、流出地配合”的原则,与西北4个省区构建沟通协作机制,在社会保险、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子女义务教育、住房保障、法律援助及维权、社会救助等方面,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供帮助。坚持抓当前和谋长远并重,科学编制湖北省“十四五”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特殊类型地区振兴规划,重点在巩固拓展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深度筹划,补齐公共设施、疾病防控体系和医疗救治等方面的短板弱项。
记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唯一的自治州,也是全国最年轻的自治州。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着力助推恩施州将民族文化优势、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探索出了一条文旅融合、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那么,湖北在助推包括恩施州在内的民族地区坚决夺取战疫战贫双胜利,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方面采取了哪些得力举措?取得了怎样的显著成效?
尔肯江·吐拉洪:“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这些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极大增强了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脱贫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只有加快发展,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湖北坚持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省民族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湖北武陵山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支持民族地区发展12条政策、支持恩施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25条政策措施以及加强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20条政策措施,创新支持民族地区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拓展“616”“1+1”对口支援机制和省内部分市支援民族地区发展机制,突出抓住产业扶贫的“牛鼻子”,持续加强政策、项目、资金、人才和科技支持,推动落实民品民贸贴息政策,帮助民族地区既“输血”又“造血”,既“富口袋”又“富脑袋”。2020年,我们出台了《湖北统一战线助力民族地区疫后重振加快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政策支持、产业支持、公益支持、智力支持、对口支持“五大行动”,对涉及的115项帮扶项目实行清单式管理,为民族地区注入发展动能,最大限度调动各族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截至2020年底,“616”工程对口支援单位总数由80个增加到90个,落实帮扶项目572个、资金70.7亿多元;省内部分市对口支援民族县市共落实帮扶项目204个、资金7.04亿元;“1+1”对口支援工程各成员单位落实帮扶项目64个、资金1.3亿元;动员省内12个发达县市支持民族乡镇资金3208万元;恩施市注重加快建设“四大产业集群”,被评为2019年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全省民族地区83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0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全部摘帽。今年,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我们建立和完善了五大机制,按照政策统筹、资源统筹、力量统筹、机制统筹要求,深化拓展对口帮扶民族地区工作机制,促进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记者:迈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方面,请问湖北省还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
尔肯江·吐拉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持续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团结引领各族群众踊跃投身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生动实践,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守望相助、接续奋斗,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荆楚大地常开长盛,画好民族团结最大同心圆。
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与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切实扛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责任,确保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
二是着力夯实文化认同这个根基。牢记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坚持以政治引领民族团结、以文化建设浸润民族团结,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强化“三个离不开”思想,自觉增进“五个认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坚持办好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活动,把阶段性的宣传教育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使民族团结教育绵绵用力、润物无声。
三是不断丰富创建活动这个抓手。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理念,按照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总要求,突出群众性、实践性、时代性,深化“七进”活动,加大重点行业、窗口单位和新经济组织的创建力度,吸引各族群众广泛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不断扩大创建工作的覆盖面。推动建立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引导各族群众联合创业、各族学生同校共班、各族邻里守望相助,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
四是强化依法管理这个理念。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民族事务、协调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增强法治思维、提高法治能力,把法律作为协调民族关系的“压舱石”。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不绕着走,用法律协调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使民族团结的根基更加坚实、纽带更加牢固。
本刊记者龙慧蕊书面采访
责编:吴迪 刘雅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纺织大学